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人民數字安徽、新安晚報、安徽經濟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淮南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今天是“暖民心行動”系列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場,主題是:老年助餐服務。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市民政局局長鄭田宏,市財政局副局長朱紹明,市稅務局法制科科長黃賢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王濤做主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市民政局局長鄭田宏介紹我市老年助餐服務有關情況。
鄭田宏:
各位媒體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見面,也非常感謝大家對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的關注和支持。下面,將我市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簡要介紹如下:
一、背景及依據
老年助餐服務是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也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實事。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老年助餐服務工作,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暖民心行動方案》,召開全省暖民心行動工作部署推進會,把老年助餐服務行動納入10項暖民心行動之一高位推進。為貫徹落實省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我市在組織老年人助餐需求調查的基礎上,從現有的助餐供給能力和老年人實際需求兩端進行深入了解并認真測算,制定印發了《淮南市老年助餐服務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重點依據省下達的任務指標明確了我市目標任務,提出了4個方面18項工作措施,建立了4項扶持政策,同時對2022年建設任務進行了分解,對重點工作任務進行了分工。
二、目的及意義
一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需要。
省委省政府將老年助餐服務行動納入全省20件民生實事和10項暖民心行動,專門印發暖民心行動方案,召開全省推進會議,這是我省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具體舉措,也是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的具體行動。堅決貫徹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把老年助餐暖民心行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周密部署安排,精心組織實施,讓民生實事更廣泛地惠及千家萬戶。
二是用心用力解決好老年人就餐的需求。
截至2021年底,全市60周歲以上老人65萬人,占常住人口21.44%,高于全省比例(18.79%)2.6個百分點,預計“十四五”末老年人數將達到79.4萬人。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空巢、獨居、留守、失能、高齡等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就餐問題成為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天天關注的關鍵小事,實施老年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通過建設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和提供就餐、送餐服務并給予一定的就餐補助,有利于增強我市老年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三是不斷滿足老年人多樣化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栋不帐∈奈屦B老服務發展規劃》提出“準確把握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全面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根據老年入養老需求和養老服務發展方向來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是應對未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們將深入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行動,逐步補齊老舊小區和已建成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大力推進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業發展,不斷滿足居家老年人集中照護、助潔助浴、健康指導、文化娛樂等多方面需求。
三、方案出臺過程
《行動方案》起草工作歷經三個階段。一是吃透文件精神。我市認真學習《“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及皖辦發〔2022〕15號文件精神,深刻領會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要求。加強與省民政廳對接,了解全省及下達各地市的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任務指標及省級資金支持情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搞好貫徹落實的結合點。二是深入調查研究。及時開展老年人助餐需求調查和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情況實地調研,從現有的助餐供給能力和老年人實際需求兩端進行深入了解并認真進行資金測算。成立《行動方案》起草工作專班,研究我市老年人年齡結構、經濟狀況,摸清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現狀和困難老年人數量,提出我市總體目標任務、各縣區分解任務和具體工作舉措、扶持政策。三是持續高位推進。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多次進行專題調研、部署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先后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議、市委常委會進行研究部署,6月16日,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了《關于印發〈就業促進行動方案〉等“暖民心行動方案”的通知》(淮辦發〔2022〕12號),老年助餐服務為10項暖民心行動之一。
四、方案主要內容
《行動方案》堅持需求導向,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原則,提出1個總體目標任務、18條具體工作措施、4項支持政策。
(一)明確總體目標任務。主要根據省方案和省民政廳明確下達的任務,2022年我市計劃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任務數550個,其中建成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279個、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271個,城市社區老年助餐服務實現全覆蓋。2023年,建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171個,其中新增城市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87個,新增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不少于84個。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體參與的老年助餐服務網絡,老年人助餐服務需求得到有效滿足。
(二)明確具體工作措施。從合理布局老年助餐服務設施、擴大老年助餐服務供給、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質量、創新老年助餐服務配送等四個方面提出18項工作措施。
1、在“優化老年助餐服務布局”方面。提出:綜合考慮轄區老年人口規模、就餐需求、服務半徑等因素,城市社區按照10分鐘就餐服務圈合理布局,農村優先在留守空巢獨居等老年人多、居住比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點,就近解決老年人吃飯不便問題。將老年助餐服務設施納入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嚴格落實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要求,2022年9月底前,城市社區養老服務站、新建的村級養老服務站按照不低于200平米/個配建到位。城市新建居住區按照每百戶不少于3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社區養老服務用房;老舊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沒有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或者養老服務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的,2023年底前,由縣區政府按照每百戶不低于20平方米的標準,通過新建、改建、購置、置換、租賃等方式進行配置,交民政部門用于老年助餐等養老服務工作,補齊老舊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短板。
2、在“擴大老年助餐服務供給”方面。立足我市實際,本著統籌資源、控制成本、避免浪費的原則,創新提出了“養老服務中心(站)+助餐”、“餐飲企業+助餐”、“物業服務+助餐”、“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助餐”、“敬老院食堂+助餐”、“中央廚房+助餐”模式、“公益慈善+助餐”等7種老年助餐模式,力求形成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3、在“提升老年助餐服務質量”方面。明確了“依托社區(村)養老服務用房,切實發揮社區(村)養老服務站作用,拓展集中照護、助浴助潔、健康指導、文化娛樂等服務功能,帶動老年助餐服務。到2023年,全市培育發展獨具淮南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務品牌3家以上”。
4、在“創新老年助餐服務配送”方面。提出“物流網絡+送餐”、“社會組織(志愿者)+送餐”、“移動餐車+送餐”、“疫情防控等特殊情況+送餐”等4種配送模式。
(三)明確具體扶持政策。主要建立了一次性建設補助、運營補助、老年人就餐補助、稅費減免等4項扶持政策。
1、一次性建設補貼。新建社區老年食堂、助餐點,經民政部門認定后,分別按照不高于20萬元、5萬元補助標準予以一次性建設補助,實際建設費用支出低于補貼標準的,據實補貼。
2、運營補貼。日均助餐老人數在10-30人的養老服務助餐機構(助餐點)給予每年2萬元運營補貼;日均助餐老人數31-50人的,給予每年3萬元運營補貼;日均助餐老年人數51人以上的,給予每年4萬元運營補貼
3、老年人就餐補貼。根據老年人年齡、經濟困難程度等情況給予就餐補助,60—69歲、70—79歲、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餐分別補助1元、2元、3元;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中的老年人,每餐補助3元,補助不可疊加使用,每餐限補助一次,并在老年人給付就餐費用時自動扣減,
4、稅費減免政策。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應無償用于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在社區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居民價格政策,對享受價格優惠政策的養老服務機構實施清單動態管理,縣區民政部門核實并確定清單,及時公開相關信息并嚴格監管。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對承租其房產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的主體,給予租金減免。倡導各類企業、社會組織、居民提供自有用房用于開展公益性老年助餐服務,給予租金優惠。
(四)明確了責任分工。
根據省明確下達的城市和農村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任務,對2022年全市550個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建設任務進行了分解,壓實各縣區責任。參照省重點工作任務分工,結合我市實際確立了10項重點任務,明確了完成時限及責任單位。
老年助餐服務是市委市政府組織實施的一項暖民心實事,是兼具公益性和市場性的系統工程。下一步,市民政局將把握好“點”與“面”、盡力而為和量力而行、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階段性任務和可持續性發展四方面關系,統籌下好老年助餐服務這一盤棋,用一餐飯的暖心溫度換來老年人的幸福時光。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工商導報記者:
請問全市老年助餐服務有哪些模式?
鄭田宏:
為深入開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結合我市實際,提出了7種老年助餐模式,主要有:
一是“養老服務中心(站)+助餐”模式。依托現有的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社區養老服務站、配建的養老服務設施等存量設施資源,通過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推出一批以老年助餐服務為基礎,集集中照護、助餐助浴、健康指導、文化娛樂等為老服務功能的標準化養老服務站。
二是“餐飲企業+助餐”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餐飲企業運營老年食堂和老年助餐點,鼓勵連鎖化運營、規范化管理、標準化服務。支持大型連鎖化餐飲企業利用社區門店開設老年餐桌。支持食品安全和質量有保證的小型餐館就近為周邊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
三是“物業服務+助餐”模式。開展“物業服務+養老服務”工作試點,支持物業服務企業利用距離近、人員熟、條件好等自身優勢,因地制宜在居民小區開辦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老年餐桌,為有需求的老年人開展送餐上門服務。
四是“機關(事業)單位食堂+助餐”模式。鼓勵轄區內有條件的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食堂,鄉鎮(街道)、村(社區)食堂對老年人開放。鼓勵居民區內的養老機構在滿足在院老人就餐需求的前提下對老年人開放。支持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與社區聯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
五是“敬老院食堂+助餐”模式。2022年,特困供養機構(敬老院)在滿足集中供養特困人員就餐需求的前提下全部對外開放。引導行政村使用集體經濟收入發展老年助餐服務。鼓勵農村偏遠地區根據居民意愿,采取鄰里互助、親友幫助等方式,結對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鼓勵各地縣區動員失能、高齡等特困人員入住特困供養機構集中供養。
六是“中央廚房+助餐”模式。依托具有集體配送資質的餐飲企業作為“中央廚房”,通過“中央廚房+集中配送”形式,為助餐點、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和上門送餐服務。
七是“公益慈善+助餐”模式。動員引導慈善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通過冠名捐助等方式支持老年助餐服務,組織開展冠名認捐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活動,符合條件的享受稅前扣除政策。開展“善行淮南·關愛老人”老年助餐行動,引導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組織成員單位參與老年助餐服務。
安徽日報記者:
老年助餐服務關乎民生關切和群眾期盼,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十分重要。請問: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有哪些基本要求?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的監管工作有哪些呢?
王濤:
感謝這位媒體朋友對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的關注,這里我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方面的相關要求和我們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的工作。
從事老年助餐服務要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并加強日常管理,確保提供的食品安全衛生。
主要包括:一是要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食品經營許可審查細則》等要求,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二是要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有關要求,建立健全食材采購查驗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配備專職或兼職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定期對從業人員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考核,不斷提升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
三是要按照經營許可的條件,確保持續合規經營,定期嚴格開展食品安全自查,切實落實環境衛生、設施設備、加工制作、溫度控制、食品添加劑、清洗消毒、運輸配送、食品留樣等管理要求,防止交叉污染,做到“燒熟煮透”,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市場監管部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強化監管,認真落實監管部門監管責任的同時,積極與相關部門配合,推動壓實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食品經營者主體責任、行業主管部門主管責任,切實做好老年助餐服務相關工作。
在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中,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主要是按照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依法對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食品經營者開展食品經營許可、監督檢查,以及宣傳引導等工作。開展的監管工作包括:
一是依法開展行政許可工作,按照《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認真對照申辦者的場所環境、管理制度、設施設備、清洗消毒等條件,把好許可關口。
二是開展監督檢查,加強老年助餐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實施風險分級全覆蓋監管,按照風險分級確定的頻次每年開展至少1至4次的監督檢查,根據工作需要,還會開展飛行檢查、雙隨機檢查,督促其規范管理,保持依法合規經營,保證提供的食品安全衛生。同時,我們還利用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兩庫一平臺”加強培訓考核,不斷提升從業人員業務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識。
三是會同相關部門開展宣傳培訓引導工作,通過報紙、展板、網站等多種形式,宣傳食品安全常識和食品安全法規知識,提高老年人的食品安全意識及食品安全自我保護能力,不斷增強老年人在食品安全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場星報記者:
朱局長您好,在推動老年助餐服務方面,能否介紹下財政方面的主要支持舉措?
朱紹明:
老年助餐服務作為十項暖民心行動之一,市財政局高度重視、認真謀劃,配合市民政部門制定了《淮南市老年助餐服務補貼方案(試行)》,統籌中央、省級資金,積極籌措市級配套資金,確保落實此項工作任務。真正為老年群體解難題增福祉,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2022年,市財政統籌安排500萬元用于老年助餐服務,同時下達省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獎補資金 1723.83萬元,其中切塊專項用于老年助餐服務465萬元。2023年至2025年,市財政計劃每年統籌安排500萬元,支持各縣區老年助餐服務。在加大市以上財政支持的基礎上,我們注重加強對縣區財政部門的工作指導,確保各縣區做好老年助餐服務資金保障工作。
在財政支持政策上:
(一)拓寬資金保障渠道。統籌中央彩票公益金相關補助資金、省級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獎補資金、市縣用于養老服務有關補助資金和市縣福彩公益金等各級養老服務方面有關資金,建立多元籌資機制,積極支持老年助餐服務。
(二)明確建設補助政策。新建老年食堂、老年助餐點原則上按照不高于20萬元(據實補助)、5萬元補助標準予以一次性建設補助。對餐飲企業設立老年餐桌、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助餐服務等,縣區可通過協議方式,根據其建設成本給予適當補助。
(三)完善運營支持政策。建成運營滿一年且承諾服務年限不少于3年的運營主體,日均助餐老人數在10-30人的老年助餐機構(助餐點)給予每年2萬元運營補貼;日均助餐老人數31-50人的,給予每年3萬元運營補貼;日均助餐老年人數51人以上的,給予每年4萬元運營補貼。對符合條件的老年助餐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政策!
(四)建立就餐補助政策。根據老年人年齡、經濟困難程度等情況給予就餐補助,60-69歲、70-79歲、 8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餐分別補助1元、2元、3元;分散供養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中的老年人,每餐補助3元,補助不可疊加使用,每餐限補助一次,每日補助一餐,并在老年人給付就餐費用時自動扣減,市以上財政統籌資金予以適當補助。支持各縣區通過線上或線下發放老年助餐消費券,讓老年人享受到看得見的實惠。
淮南廣電新媒體記者:
您好,請介紹一下老年助餐服務機構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以及稅務部門如何落實好這些稅費優惠政策?
黃賢群:
國家高度重視老齡事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具體到老年助餐服務機構,其可以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主要包括:
一是為社區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機構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包括:在社區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的機構提供助餐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減按90%計入收入總額;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助餐服務免征契稅;自有或通過承租、無償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助餐服務的房產、土地,免征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這一政策的適用主體是在社區依托固定場所設施,采取全托、日托、上門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老年助餐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社區,包括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
二是通過公益性捐贈方式支持老年助餐服務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三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三是快遞收派服務享受的稅費優惠政策。今年5月1日至年底,對納稅人為居民提供必需生活物資快遞收派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
主持人:
感謝各位發布人的發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余永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