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圖片
觀看發布會直播視頻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中安在線、人民數字安徽、新安晚報、安徽經濟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淮南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本月起,我市全面落實安徽省統一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政策,將原來門診醫療費用的個人積累式保障模式轉變為基金共濟式保障模式。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醫療保障局黨組成員、醫保中心主任桂美琪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環節。?
下面請桂主任作主題發布。
桂美琪: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首先,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醫療保障工作的社會各界和媒體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安徽省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辦法及實施細則已陸續出臺,7月1日起淮南市全面落實安徽省統一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政策。下面,我向大家簡要介紹有關情況。
一、改革背景
職工醫保從1998年開始建立,實行的是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保障模式,“統籌基金保障住院和門診大病,個人賬戶保障門診小病和藥品的費用支出”,職工醫保的個人賬戶在推動公費勞保醫療制度向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轉軌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需求的提高,個人賬戶的局限性也逐步凸顯。主要問題是保障功能不足,共濟性不夠,減輕負擔效果不明顯,有病的不夠用,沒病的不能用,另一方面也存在不法分子實施欺詐騙保的現象。本次改革圍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健全互助共濟、責任共擔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按照保障基本、平穩過渡、協同聯動、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推動職工醫保門診保障由個人積累式保障模式轉向社會互助共濟保障模式。
二、政策依據
2021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1〕14號),提出將門診費用納入職工醫保統籌基金支付范圍,改革職工醫保個人賬戶,建立健全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并要求各省要在2021年12月底前出臺實施辦法。2021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出臺《安徽省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辦法》(皖政辦秘〔2021〕112號),2022年3月,安徽省醫保局、安徽省財政廳出臺《安徽省建立健全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細則》(皖醫保發〔2022〕3號),決定從7月1日開始,全省正式統一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2022年6月,為貫徹落實實施辦法及實施細則有關規定,統一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改革工作步調,安徽省醫保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工作的通知》(皖醫保秘〔2022〕49號),就統一個人賬戶管理、明確門診保障政策及完善綜合保障措施三個方面做了進一步細化,確保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政策平穩實施,確保醫保信息系統平穩上線。
三、政策要點
“一減少”與“一增加”!耙粶p少”指的是個人賬戶劃入額度減少,“一增加”指的是增設門診統籌保障制度。
“小共濟”與“大共濟”!靶」矟 指的是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從職工本人拓寬到配偶、父母、子女,實現家庭成員之間的共濟保障!按蠊矟敝傅氖窃瓎挝焕U費劃入個人賬戶部分放入共濟保障的“大池子”里,實行普通門診報銷待遇共濟保障,由全體參保職工共同使用。
四、主要內容
(一)改革個人賬戶使用管理。
1、改革個人賬戶計入辦法。
在職職工:以統賬結合模式參保的在職職工(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靈活就業人員等)按照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2%劃入個人賬戶。以單建統籌模式參加職工醫保的在職人員,不設立個人賬戶。
退休職工:個人賬戶由統籌基金按定額劃入。2022年7月1日起按每月70元計入個人賬戶,今后按照國家規定調整。
2、拓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
(1)職工在定點醫藥機構發生的政策范圍內自付費用;
(2)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醫療費用,以及在定點零售藥店購買藥品、醫療器械、醫用耗材發生的由個人負擔的費用;
(3)職工參加長期護理保險的個人繳費等;
(4)職工的配偶、父母、子女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等的個人繳費。
(5)應由職工個人繳納的職工大額醫療費用(職工大病保險費),可從職工個人賬戶中支付。
3、個人賬戶家庭共濟使用指南。
打開“安徽醫保公共服務”小程序,選擇業務辦理模塊中的“個人賬戶共濟綁定”,進入頁面后,閱讀相關注意事項,點擊頁面底部的“使用我的個人賬戶共濟”進入綁定界面,點擊“添加家庭成員”,輸入被綁定的人員身份證號碼、聯系電話等信息,點擊“提交”完成綁定。
(二)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通過調整統籌基金和個人賬戶結構后增加的統籌基金用于普通門診報銷。
參保職工一個自然年度內在定點醫藥機構普通門診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費用,在扣除起付標準800元后,在職職工在一、二、三級定點醫療機構支付比例分別為60%、55%、50%,退休職工相應提高5個百分點,年度統籌基金支付限額為2000元。
下列門診費用不納入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支付范圍:
(1)在職職工停止繳納或未按規定繳納職工醫保費期間發生的門診費用;
(2)職工住院期間發生的門診費用;
(3)按職工醫保住院、門診慢特病保障等政策支付后剩余個人自付部分的門診費用;
(4)其他不符合職工醫保政策規定的醫療費用。
建立健全職工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是一個制度性改革,涉及到長遠的制度發展,也希望在這個改革過程中得到媒體朋友們的大力幫助,進一步宣傳好政策,尤其是宣傳好醫療保險共建共享、互助共濟的理念,引領社會的合理預期,營造良好的氛圍。
謝謝大家!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制報記者:
請問新老政策在個人賬戶劃轉上有什么區別?
桂美琪:
一是在職職工(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靈活就業人員等),此前45歲以下職工按照本人參保繳費基數的3%劃入個人賬戶,45歲以上職工按照3.4%劃入個人賬戶,7月1日實行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后統一按照2%標準劃入。二是退休職工,此前按照參保繳費基數的3.6%劃入個人賬戶,7月1日起由統籌基金按每月70元定額劃入,今后按照國家規定調整。
工商導報記者:
請問此次醫保新政有什么亮點?
桂美琪:
職工醫;鸱謨纱髩K:一是統籌基金,就是醫;稹按蟪刈印;二是個人賬戶,就是“醫?ɡ锏腻X”。這次改革的要點為一大、一小兩個“共濟”!按蠊矟本褪墙㈤T診共濟保障機制,個人賬戶劃轉減少部分(原單位繳費)進入統籌基金,報銷職工符合規定的普通門診費用,實現全體參保職工之間的共濟保障;“小共濟”就是家庭共濟,即個人賬戶可用于支付職工本人及其配偶、父母、子女在定點醫藥機構就醫時發生的藥品、醫療器械等費用及參加居民醫保等的個人繳費,實現家庭成員之間的共濟保障。
參保職工一個自然年度內在定點醫藥機構普通門診發生的符合規定的費用,經過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可以用本人或已綁定家庭成員的醫保個人賬戶進行支付。
主持人:
感謝桂主任的發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余永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