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 id="uzyxf"><dfn id="uzyxf"></dfn></s>
  2. <span id="uzyxf"></span>
  3. <u id="uzyxf"></u>

    <span id="uzyxf"></span>
    <span id="uzyxf"></span>
       

      淮南要聞 關注民生 廣電動態 縣區新聞 城視直擊           返回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 : 淮南新聞網  >  專題專欄  >  淮南新聞發布  >  新聞發布回放
      淮南市減稅降費工作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 2022/10/18     來源: 淮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淮南市減稅降費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原地址:https://www.huainan.gov.cn/zwgk/xwfbh/xwfb/1259162291.html
      點擊上方圖片
      觀看發布會直播視頻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面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際經濟增速放緩及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等內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中央決定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出臺了一系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我們市財政部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政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措施,推動減稅降費,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管迎新,淮南市財政局稅政條法科副科長楊天安,就我市貫徹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進行新聞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淮南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管迎新作主題發布。
        管迎新:
        自2019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尤其是2022年,國家出臺一系列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主要包括增值稅留抵退稅、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社保費緩交、保險費穩崗返還等政策。這些政策的出臺有力支持了企業發展,尤其是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的實施,極大的減輕了企業負擔,增加了企業現金流。我市積極應對轉型發展任務艱巨、財政收支平衡矛盾突出等困難挑戰,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關于減稅降費工作的統一部署,創新工作方式,細化工作措施,確保組合式稅費支持落地見效,今天主要介紹四個方面的內容:
        一、我市實施的減稅降費政策主要內容
        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主要內容為,增值稅方面:提高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標準,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了15萬元。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免征增值稅;適用3%預征率的預繳增值稅項目,暫停預繳增值稅。繼續實施生產、生活性服務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大力推進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含個體工商戶)、制造業等行業企業以及批發和零售業等行業企業按月全額退還增量,一次性退還存量留抵稅額。
        企業所得稅方面: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 100 萬元的部分,減按 1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 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 100 萬元但不超過 300萬元的部分,減按 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 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方面: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子女的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按照每個嬰幼兒每月 1000 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傲悆少M”方面:我省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按50%征收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占用稅、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社保費方面:企業、社會團體、基金會、社會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以單位形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符合一定條件的,可按單位及職工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 (含補繳 )的一定比例申請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中小微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返還比例從60%最高提至90%。繼續實施中小微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穩崗返還資金“免報直發”。大型企業穩崗返還返還比例從30%提高至50%。實施社保費緩交政策,對餐飲、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的基礎上,以產業鏈供應鏈受疫情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困難的制造業企業為重點,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緩繳擴圍行業所屬困難企業,可申請緩繳三項社保費單位繳費部分,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實施期限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原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至2022年年底,緩繳期間免收滯納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方面:對中小微企業征收的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按現有費率的90%征收,降低駕駛許可考試費標準,降低部分特種設備檢驗檢測項目收費標準,階段性降低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補償費標準。
        二、我市減稅降費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完善工作機制。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成立市級減稅降費工作領導小組,財稅部門暢通會商渠道,建立會商機制,完善退庫工作協調機制,實現“申請受理—流轉核準—退庫處理—資金到賬”無縫銜接,確保直達快享。
        二是強化政策解讀,確保宣傳效果。編制《2022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匯編》讀本,印制《組合式稅費政策支持要點》,及時送達企業。聚焦政策支持,梳理適用于淮南市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按優惠事項名稱、優惠稅種、政策概述、政策依據、有效期限、優惠方式等六個要素編制我市財稅優惠事項清單。為破解疫情影響,創新推行線上服務,充分利用線上減稅降費專欄、微信公眾號等推送政策宣傳600余條、咨詢問答900戶次。做客政風行風熱線,為群眾答疑解惑。會同市科技、稅務部門開展高新技術企業“云培訓”,線上授課,解答企業疑惑,幫助企業學懂學通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三是強化督查調研,保障落地見效。成立專題調研組,深入園區,對大中型企業、規上企業、小微企業等十余戶企業開展走訪調研。結合“千名干部入企服務”活動,市財政局組織12名科級干部赴企業開展為企服務,共收集問題16個,已解決問題15個,正解決問題1個,幫助協調解決企業發展難題,堅決打通“中梗阻”,暢通政策落實“最后一公里”,確保企業享受政策紅利。
        四是強化清單管理,規范涉企收費。今年以來,我市落實國家和省有關降費政策,降低水土保持補償費收費標準,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征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對小微企業和工業企業項目免收不動產登記費,對承租國有企業或行政事業單位房產的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免收3個月房屋租金,降費成果顯著。今年1-5月份我市共辦理收費基金減免業務16.7萬件,減免總額約3900萬元,惠及企業8.7萬戶,受益群眾5千余人次。
        五是強化社會保障,落實降費政策。落實社保緩交政策,對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零售、旅游、航空、公路鐵路水路運輸5個行業的參保單位,辦理社會保險緩繳業務。1-5月份,我市共辦理社會保險費緩繳業務15戶,緩繳317萬元,涉及職工2370余人。繼續實施中小微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穩崗返還資金“免報直發 ”,市本級第一批“免報直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2480.12萬元,涉及中小微企業1853戶,擬于本月底之前撥付到位。市本級第二批“免報直發”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4932.54萬元正在辦理當中。
        三、我市“減稅降費”政策的實施效果
        今年實施的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力度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受益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政策成效之顯前所未有,為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減稅降費”政策共涉及我市約8萬戶企業和眾多自然人。初步統計,前5個月,累計為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和增加現金流超過21億元,為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紓困解難、提振市場主體信心發揮了積極作用。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強輿論宣傳,著力擴大政策影響。進一步創新政策宣傳方式,關注社會輿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增強服務意識,加強調查研究,幫助企業了解掌握政策、用足用好政策。會同相關部門堅決把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落實到納稅人,助力各類市場主體渡過難關。二是加大資金籌集,提升財政統籌能力。統籌財政收入組織管理,強化財稅聯動工作機制,鞏固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堅持收入預算從約束 性轉向預期性,充分考慮產業轉型、減稅降費、疫情持續影響等多重因素,科學確定2022年財政收入預期。堅持相機把控,加強橫向對比分析、重點行業和企業分析,全面掌握重點稅源動態,實事求是組織收入,提高財政收入質量。三是強化支出管理,兜牢財政“三!钡拙。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保重點、壓一般、促統籌、提績效”,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進一步壓減一般性支出,加大“三公”、會議、培訓、差旅等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壓減力度。全面整合項目支出,堅持“保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自己所在媒體名稱。
        安徽法制報記者:
        據媒體報道,今年實施的留抵退稅政策很多,覆蓋面很廣,也是企業關心關注的政策,能否請財政部門同志詳細介紹一下?
        楊天安:
        感謝您的提問。
        增值稅實行鏈條抵扣機制,以納稅人當期銷項稅額抵扣進項稅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額。當進項稅額大于銷項稅額時,未抵扣完的進項稅額會形成留抵稅額。2019年正式開展留抵退稅工作,對符合一定條件的企業實行留底退稅,相較以前,今年實施的增值稅留底退稅政策覆蓋行業多, 退稅力度大,具體來講,國家已連續兩次擴圍按月全額退還增量留抵稅額、一次性全額退還存量留抵稅額政策。第一次擴圍:從4月份起,將政策擴大至所有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以及“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和“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大行業。第二次擴圍:從7月份起將政策再擴大至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7大行業。
        安徽日報記者:
        購置車輛一直是群眾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群眾關心關注的問題,今年出臺的政策,對于這方面有什么具體政策呢?
        楊天安:
        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比如車輛含稅價格價格在33萬元,車輛不含稅價大概是29萬,如果購置發票是6月份開具的,就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二是對于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在2022年12月31日前,對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安徽經濟報記者:
        在減稅降費的大背景下,我市財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請問2022年財政對民生領域的投入怎么樣?
        管迎新:
        謝謝記者朋友對民生的關注!
        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影響,收支矛盾更為突出。據統計,今年1-5月份,受留抵退稅疊加疫情因素影響,全市稅收完成30.5億元,自然增幅下降2.5%,在這種情況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全市財政部門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安排非剛性項目,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民生領域穩定投入。據統計,2022年1-5月份,全市十三大類民生支出84.3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79.6%,大幅增加教育、住房保障、衛生健康、社會保障方面的投入,切實兜牢養老、就業、低保、撫恤、特困群體的社會保障底線,維護了社會的穩定。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位記者朋友持續關注我市減稅降費工作并將政策廣為傳播,為減稅降費政策貫徹落實營造積極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余永波)
      淮南新聞網 編輯:宋歌
      0554news 淮南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hn0554news
      隨時隨地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哦!
      0554news 淮南新聞網
      微博公眾號:淮南新聞網
      隨時隨地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哦!
       
      主辦:淮南市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淮南新聞網 歡迎各大媒體轉載 轉載請注明 ( 來源淮南新聞網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05137 淮南新聞網登記備案號 06011號 皖ICP備06000649號 淮南廣電網 皖ICP備07502646號
      法律顧問 李靖
      91尤物无码国产福利在线看,美女被爆 羞羞网站视频免费,丰满秘书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在,人妻九色蝌蚪PORNY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