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各省級駐淮媒體和市內各媒體,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食品安全關系群眾身體健康,是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今天,我們邀請到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王濤,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王旭,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王少明,淮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餐飲服務安全監督管理科科長舒軍生圍繞我市2022年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發布并回答記者提問。下面我們依次進行。
首先請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四級調研員王濤作主題發布。
王濤:
尊敬的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
大家好!首先我謹代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各位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歡迎你們!
今年以來,淮南市市場監管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黨政同責,踐行“四個最嚴”,防風險、守底線、惠民生、促發展,持續完善監管機制、創新工作舉措、強化日常監管、依法嚴懲違法違規行為,不斷推動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向縱深開展,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群眾食品安全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一、總體工作情況
1. 深入開展專項行動;茨鲜惺袌霰O管局嚴格按照國家總局、省局統一部署,強化思想認識,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風險意識,把“守查!毙袆幼鳛樨灤┤晔称钒踩ぷ鞯闹卮笳稳蝿,結合我市食品產業發展和日常監管實際,聚焦“七個環節十大領域”,堅持“抓大不放小”的原則,深入查擺食品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和風險隱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共出動執法人15000余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5117家,發現問題733項,完成整改654項。針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分別制定了《淮南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淮南市疫情防控期間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和公共衛生防御工作預案》《淮南市疫情防控期間餐飲企業食品安全預案》等方案預案,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確保各項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無死角無盲區。食品各環節分別根據本環節特點,建立了風險隱患清單和重點企業、重點業態或品種、重點區域風險隱患工作臺賬,市局各科室針對以上三個重點和本環節總體情況,加強對縣區的監督指導,分類分級施策監管。
2.生產監管規范嚴格。一是按照“一企一檔”原則督促企業建立食品生產安全風險、措施和責任清單,在企業自查基礎上,結合監督檢查、抽檢監測、投訴舉報等信息,形成企業風險隱患清單。目前已搜集174份清單。二是結合本地實際,確定淮南市壽縣、八公山區和潘集區作為豆制品食品生產單位重點整治區域,進口冷鏈食品、糕點、大米、小麥粉、豆制品列為重點整治品種,因時因地開展隱患排查、綜合治理和專項整治工作。三是強化高風險企業監管,及時處置安全隱患,對3家2021年抽檢兩批次不合格企業和1家2022年抽檢三批次不合格企業派出核查處置“流動診所”,加大技術專家幫扶力度。注銷2家2021年抽檢兩批次不合格企業食品生產許可證。
3.流通監管持續深化。一是加強進口食品疫情防控,強化“五全”閉環管控。針對進口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重點單位、重點時段,實施一企一臺賬,全面排查突出問題,逐一解決風險隱患,立案查處冷鏈食品違法案件19起、移送公安6起。二是開展農村市場食品安全綜合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將農村市場假冒偽劣食品治理工作作為農村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完善農村市場食品安全治理機制,提升農村市場食品保障能力和水平。三是開展流通環節專項檢查。將校園及周邊食品銷售經營者列入高風險等級監管,實施全覆蓋、高頻次監督檢查。檢查校園及周邊銷售者601戶次,食用農產品經營者461戶次,商場超市307戶次,農貿(批發)市場168次。檢查發現風險隱患123個,化解風險114個,責令限期整改59個,責令限期整改59家。
4.餐飲環節整治有力。一是全力構建校園食品安全網,對全市796家持證學校食堂進行全覆蓋檢查,排查出風險隱患227條,立案7件。目前全市已形成成熟的“三級檢查制”,即學校對標對表全面自查、縣區全覆蓋檢查、市級全方位督查。二是全力構建網絡訂餐食品安全網,全面推廣網絡餐飲服務食安封簽,全市現有入網餐飲企業6159家,全部使用“食安封簽”,食安封簽使用數量215萬份,占外賣總單數的比例86%。三是全力護航疫情期間隔離點供餐食品安全。疫情期間,全市共有79個供餐單位,為121個隔離點供餐,每餐提供餐食約9000余份。市場監管部門與供餐單位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緊盯安全隱患,強化餐飲操作規范,通過采取視頻巡查+實地檢查+企業自查等組合方式,排查防控風險隱患。
5.特殊食品從嚴監管。一是強化宣傳引導,市市場監管局、市委老干部局、市民政局和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合下發了《淮南市保健食品科普宣傳“進老年大學、進養老機構、進干休所”活動方案》,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保健食品科普宣傳“進老年大學、進養老機構、進干休所”活動,編印了特殊食品宣傳手冊6000份。二是嚴格督查檢查,按照市局“守查!卑?h區工作要求,對經開區益益公司開展了1次年度監督檢查。督促益益公司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夯實食品安全基礎,嚴格全過程管控,嚴把嬰配產品質量關。
三是推進提升行動,結合特殊食品專區專柜經營示范店和示范街創建工作,重點檢查特殊食品專區專柜銷售、進貨查驗、標簽說明書與注冊備案內容一致性、保健食品消費提示等落實情況,組織開展督查檢查我特殊食品經營單位600余家,對特殊食品違規經營行為下發了當場處罰決定59份。
6.保持高壓嚴打態勢。一是開展元旦、春節打假(“兩節”打假),組織參加了省局召開的電視電話會議,及時下發了兩節打假工作通知,為進一步督促兩節打假工作,下發了兩節打假工作情況簡報,及時向省局報送工作小結、總結、案例等。2022年1月6日市場局執法人員與淮南市公安局公聯合行動,成功搗毀制售假酒窩點及倉庫6處,現場抓獲犯罪嫌疑人33名,查獲散裝原料白酒5000余公斤,各品牌白酒包材及配件20000余件,各類白酒生產設備9臺,查扣偽造五糧液、古井、口子窖、洋河等品牌成品白酒1500箱,貨值金額達1050萬元。兩節期間,全市各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共計出動執法人員14400余人次,檢查各類市場經營主體7193戶次,檢查生產加工單位472家次,開展網上監測網站、網店4786家次,網上監測商品信息841條次,共立案查處541件,結案485件,涉案貨值1173余萬元,罰沒款437余萬元,抽檢商品11類262批次,有效的打擊了制售假冒偽劣行為,進一步凈化了節日市場。二是開展了無底線向未成年人營銷食品專項執法。制定下發了《淮南市場監管局關于開展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食品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了檢查重點,多次聯合相關部門開展聯合檢查,為使人們認識到低俗包裝、偽劣食品等對未成年人造成的身體傷害和心里傷害,發放致經營者一封信600余張,利用政府網站、報紙等媒體發布《抵制“無底線營銷”食品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在報紙上開辟了專欄,集中宣傳無底線營銷食品對未成人的危害及專項治理工作成效,利用電視采訪的機會呼吁社會各界要堅決抵制面向未成年人“無底線營銷”食品,利用QQ群、微信群向未成年人家長及食品生產經營者宣傳無底線營銷食品對未成年人的危害,同時公布了投訴舉報電話等。專項治理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4000余人次,檢查電子商務平臺284個次,檢查食品經營主體1650戶次,立案15起。三是強化案件辦理。全市市場監管系統以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為抓手,進一步提升執法辦案整體效能,突出大要案查處、行刑銜接、檢驗檢測、風險防控等方面重拳出擊,實行“月統計、季通報”,案件查辦工作實現了增量、提質。截至5月底,共辦結食品案件382件,案件總值36余萬元,總罰沒款242余萬元,其中移送公安19件,有力的震懾了食品領域違法犯罪分子。
7.抽檢監測扎實推進。2022年,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抽檢監測力度,均衡、快速推進年度食品安全抽檢監測任務。截至目前共完成抽樣4458批次,完成檢驗2898批次。嚴格按照《安徽省抽檢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規定》,對于不合格和問題食品核查處置工作堅決做到“五個到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切實為企業排憂解難,市場監管局抽調技術專家成立核查處置“流動診所”,為抽檢不合格生產企業上門“會診”,幫助企業找原因,查癥結。目前,共為兩家企業開展“流動診所”上門服務,發現存在問題7項,導致產品不合格的原因6項,開出整改措施6項。督促企業將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市局與縣區局聯合開展“你點我檢”民生工程,發放調查問卷120份,回收有效問卷120份。通過對問卷的整理、匯總,共確定抽檢品種40個。持續推進抽檢結果信息公示以及公示信息上傳工作, 在網站公示抽檢信息19期,共計1276批次,并同步上傳至國家抽檢信息系統。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進一步落實監管職責。以解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突出問題為導向,嚴格實施食品安全放心工程,繼續深入推進各項規范管理和專項整治行動,加大整頓力度,規范食品市場秩序,著力解決食品市場監管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有效防控各類風險,不斷提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進一步加強監管執法。以“四個最嚴”為統領,進一步加大食品案件辦理力度,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和技術裝備建設,切實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效銜接,持續保持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嚴懲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三是進一步強化全過程監管。嚴格實施從源頭到餐桌全鏈條監管,加強農業產地環境污染治理。堅決打擊非法添加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密防范系統性風險。開展風險排查,建立風險隱患臺賬,強化對高風險企業的監督檢查,嚴格落實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加快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工作進度,突出抽檢監測的靶向原則,提高抽檢監測質量。
四是進一步深化宣教監督。大力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不斷加大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培訓力度,切實強化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努力營造誠信經營、健康有序、安全放心的食品市場消費環境。繼續加強食品安全有獎舉報,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充分發揮有獎舉報對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激勵引導作用。
五是進一步凝聚監管合力。充分發揮各級食品安全委員會及辦公室的牽頭抓總和統籌協調作用,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加強部門之間、縣區之間的溝通、協作和配合,凝聚監管合力。以目標考核為抓手,強化督促檢查,壓緊壓實監管責任,確保食品安全監管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安徽法制報記者:
我市市場監管部門就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監管做了那些工作?
王旭:
我局制定了《淮南市乳制品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2021-2023)》,推動我市乳制品生產企業規范生產和高質量發展。對我市唯一一家乳制品生產企業--益益乳業開展食品生產安全培訓,簽訂《淮南市乳制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承諾書》,增強企業負責人依法生產經營意識。市、區局共對乳制品生產企業開展檢查14次。乳制品市級抽檢328批次,全部合格。食安員抽考68人,全部合格。針對企業食品安全管理員和質量負責人進行40個小時的培訓,培訓涉及法律法規、標準、食品生產企業的基本要求和食品生產經營日常監督檢查管理辦法等課題,并通過考試。企業每季度均進行自查,暫未發現質量安全風險。為加強及提升企業液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能力,2021年5月,企業投資概算1.69億元的年產10萬噸液態奶生產線及檢測技術中心改擴建項目在淮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奠基,占地53畝,年產值預估10億元,截止2022年6月主體框架已完工。我局多次深入企業給予技術指導。企業新建生產線是根據國內最新前沿生產車間標準設置,項目落成后將極大程度增強益益乳業液態奶綜合生產能力,提升產品質量,豐富液態奶產品品項,填補公司目前無PET瓶裝生產線的空白。
工商導報記者:
從淮南發布獲悉,從6月9日起,我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已正式啟用,進口水果疫情防控都有哪些要求和舉措?
王少明:
2022年2月24日,省疫防辦印發《關于調整省疫防辦有關專項工作組職責的通知》(皖疫防辦[2022]111號),將非冷鏈食品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職責由物防監管組調整至冷鏈食品監管組。為做好非冷鏈食品常態化疫情防控,省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印發的《安徽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引》(皖疫指秘[2022]2號)明確了加強進口水果疫情防控的“五全”(全報備、全進站、全檢測、全消毒、全賦碼)管控措施,制定了《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設立與管理指南》,要求每個省轄市至少要設立一個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
為盡快完成監管站設立,我市疫防辦根據省《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設立與管理指南》要求,于4月15日即成立了由市場監管、衛健、交通、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消防救援等單位組成的淮南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設立指導組。經廣泛征求意見,市疫防辦于4月28日下發了《關于印發淮南市設立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工作方案的通知》(淮疫防辦[2022]106號),同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疫防辦第一主任楊倩在市衛生健康委4樓會議室主持召開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設立運行推進會,研究按照緊急采購實施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設立運行項目;匆叻擂k印發《關于啟用淮南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的通知》(淮疫防辦〔2022〕137 號),決定于6月9日啟用淮南市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我市的進口水果集中監管站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區電廠路24號淮南大海食品有限公司的東門外。集中監管站正式啟用后,進口水果進入我市需落實以下疫情防控政策:凡首次從安徽省外進入淮南市的進口水果,貨主應在水果到達24小時前向轄區市場監管部門報備、并預約監管站(預約電話:18119539182(微信同號)),同時需提供“四證”(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追溯憑證)、貨主、水果名稱、進口國、數量、運輸車輛信息司機等。已有省外規范消毒證明的進口水果(指有消毒證明)是不需要再次消毒。
經檢測合格的進口水果,銷售前需履行以下義務:進口商或貨主銷售前,要將“四證”以及“監管站”出具的出站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預防性全面消毒證明)等信息錄入“安徽非冷鏈食品追溯平臺”,并對該批次進口水果加貼“追溯二維碼”。
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核酸檢測合格證明、追溯憑證等“四證”齊全的,入站進口水果的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殺、醫療廢棄物處置的費用由政府承擔。進口水果不得與國產水果同車混裝,否則一律按進口水果統一管理,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由貨主承擔。
市場星報記者:
我市在推廣使用食安封簽方面有哪些舉措?
舒軍生:
我局利用安徽網絡餐飲食品安全監測日報預警,實行線上線下聯動監管,嚴格落實網絡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責任。通過開展行政約談和專項督查,倒逼平臺企業、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規范食安封簽的使用和管理,確?爝f送餐最后一公里食品安全。截至目前,全市現共有入網餐飲企業6159家次(其中美團、餓了么中的入網商戶存在交叉),全部使用“食安封簽”,食安封簽使用數量215萬份,使用食安封簽的外賣單數占外賣總單數的比例約為86%。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余永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