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 id="uzyxf"><dfn id="uzyxf"></dfn></s>
  2. <span id="uzyxf"></span>
  3. <u id="uzyxf"></u>

    <span id="uzyxf"></span>
    <span id="uzyxf"></span>
       

      淮南要聞 關注民生 廣電動態 縣區新聞 城視直擊 江淮暖新聞         返回首頁
      您當前的位置 : 淮南新聞網  >  專題專欄  >  淮南新聞發布  >  新聞發布回放
      淮南市社會救助工作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 2021/10/29     來源: 淮南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淮南市社會救助工作新聞發布會
      原地址:http://www.hnxc.gov.cn/new/xwfbt_fbhsl/2021/10/28/6866.htm
      點擊上方圖片
      觀看發布會直播視頻

        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社會救助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民政局三級調研員黃元勝,淮南市低保中心主任夏明媚介紹我市社會救助工作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市民政局三級調研員黃元勝作主題發布。

        黃元勝:

        各位新聞媒體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淮南市民政局感謝媒體朋友和社會各界長期以來對我市民政工作的關心與支持!今天,我主要想向大家介紹一下我市在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方面取得的一些成績。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在“七一”重要講話中,總書記再次強調“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新時代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2021年,全市民政系統認真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落實兜底保障政策,堅決扛起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政治責任。

        一、深化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圍繞實現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積極穩妥推進社會救助制度改革創新。全面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省委、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牽頭起草了我市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實施意見的配套措施,以市委、市政府兩辦名義印發了《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方案》(淮辦發〔2021〕17號),制定了2022、2035年中長期目標,對新形勢下做好社會救助工作作出了一系列新規定,著力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對不同類型的困難群眾分類給予救助幫扶。加快構建資源統籌的社會救助管理體系,建立部門協同、信息共享、無縫銜接的低收入人口信息庫和社會救助綜合服務平臺。立足困難群眾實際需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辦法,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形成“物質+服務”的救助方式。

        二、強化兜底保障,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鞏固拓展兜底脫貧成果,保持兜底救助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一是制定銜接政策。會同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下發《淮南市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的實施方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繼續落實“四個不摘”要求,落實就業成本扣減、低保漸退等政策,對低保邊緣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經本人申請,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保持民政領域兜底保障政策總體穩定;二是關注重點人群。重點關注農村低保、農村特困、農村易致貧返貧人口、因病因災因疫因意外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開展逐戶摸排核查,落實常態化幫扶措施;三是加強數據比對。定期與鄉村振興、殘聯、醫保等部門開展數據比對,重點掌握未納入低保、特困等范圍農村易致貧返貧人口、因病因災因疫因意外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對摸排中發現符合低保、特困的及時納入,對漸退期滿及時予以退出,對出現臨時性困難人員給予臨時救助,對存在醫療、教育、住房、就業、飲水等困難的群眾,及時轉介到相關部門;四是開展低收入人口摸排。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標準1.5倍和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人口開展摸排,錄入安徽省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統,加強動態監測;五是推進系統建設。升級建設社會救助大數據信息平臺,增加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模板,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低收入人口的信息匯聚、監測預警,實現精準救助。該項目正在進行招投標,年底前可建成投入使用。

        三、提高保障標準,增進人民福祉補齊共同富裕短板

        2021年7月1日,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首次實現市域內統籌,市轄區和鳳臺縣、壽縣分別由每人每月642元、600元,統一提高到671元,增幅分別為4.5%、11.83%。市轄區和鳳臺縣城市特困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由13200元提高到13680元,壽縣由9600元提高到10800元;農村特困人員年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10468元,其中市轄區和鳳臺縣農村分散供養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由7200元提高到7560元,壽縣由6600元提高到7080元;全市農村集中供養人員年財政補助標準由8400元提高到8880元。全市集中供養特困人員中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護理補貼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護理補貼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2021年1—9月份,全市累計保障城市低保對象19.8萬人次,發放低保資金1.06億元,月人均補助534元;累計保障農村低保對象78.9萬人次,發放低保資金3.35億元,月人均補助424元;累計保障特困供養人員19.5萬人次,發放特困人員基本生活補助資金1.2億元,發放護理補貼631萬元;累計為3315人次困難群眾發放臨時救助資金628.6萬元。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走深走實

        市民政局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通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和我市戶籍居民在本市實際居住地申請辦理低保、特困等待遇,用實際行動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是全面推進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市民政局通過深入縣區、鄉街、困難群眾家中,采取看資料、走訪群眾、座談等方式,認真總結2020年開展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試點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存在的不足和經驗做法,2021年,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工作。二是推行居住地申請辦理。從2021年7月1日起,對具有我市戶籍的困難群眾,在市內非戶籍所在地縣區長期居住的,有自有房屋或者租房居住的應當向實際居住地鄉鎮(街道)提出申請辦理低保和特困待遇。居民在申請時,有自有房屋的,需提交房產證明;租賃房屋的,需提交房屋租賃合同,租賃合同簽訂時間需在6個月之前且合同期限需在12個月以上;無房屋租賃合同的,需提交不少于連續6個月的房屋租賃費用支付證明。通過推行社會救助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優化了審核確認流程、壓縮了辦理時間、提高了服務效率和效能,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五、優化政策供給,推進新時代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又是實現鞏固拓展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關鍵之年,新時代對社會救助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希望,民政部門為保持過渡期內社會救助兜底政策的穩定性,及時完善各項保障政策。一是修訂最低生活保障操作細則。擴大保障范圍,家庭支出情況納入是否符合低保的參考條件;因殘疾、因病、因學等剛性支出過大,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在計算家庭收入時適當扣減剛性支出的自負部分;明確不計入家庭收入具體項目和不得獲得低保的情形。二是完善特困人員認定辦法。拓展“無勞動能力”的殘疾種類和等級、完善了“無生活來源”認定條件,放寬了“法定義務人無履行義務能力”認定條件,擴大了覆蓋未成年人范圍。三是制定低收入人口認定及救助暫行辦法。明確“低收入人口”的范圍、各部門職責,確定各類低收入人口認定的工作機制和信息化機制,建立對低收入人口的綜合救助幫扶格局,開創低收入人口認定與救助領域的容錯糾錯機制。通過不斷完善制度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救助工作在社會建設中的兜底性、基礎性作用。

        六、“互聯網+督查”,確保社會救助制度在陽光下運行

        市民政局把加強社會救助政策運行監管作為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眾滿意度的重要抓手,不斷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規范社會救助制度運行。一是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鞏固提升行動和鞏固社會救助兜底脫貧成果“回頭看”活動,全面梳理三年來專項治理中發現問題及整改落實情況,對近親屬備案人員逐人排查,堅決糾正優親厚友等違規納入低保問題。二是市民政局會同駐局紀檢組開展抽查工作,重點督查各項資金審核不嚴、發放使用不規范、公示制度是否堅持等問題,按時向駐局紀檢組上報工作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三是利用低保信息系統對低保對象、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情況每季度進行核查,結合日常走訪中發現的問題下發通報,并跟蹤整改成效,努力確保精準救助。四是堅持信息比對。將在保低保對象和特困供養對象與殯葬數據比對,今年以來經調查核實已死亡人員、及時出保1226人。五是強化信息核對。對申請低保、特困、臨時救助、保障房、工會困難職工幫扶等救助對象開展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為專項救助政策的審批提供數據支撐,杜絕“錯保、漏!爆F象。今年以來,全市累計核對5.5萬戶次14.6萬人次。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民政部門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重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切實擔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政治責任,不斷提升民生兜底保障水平,切實加強基本民生服務,匯聚民生保障力量,著力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裕,為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工商到報記者:

        民政部門今年在辦理低保、特困方面有了一些新舉措,請問具體怎么實施的?

        夏明媚:

        市民政局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積極回應群眾關切,通過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和在實際居住地申請辦理低保、特困等待遇,把黨史學習教育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切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是今年,在全市全面推行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通過在鄉鎮(街道)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參與的聯審聯批機制,授予鄉鎮(街道)承擔起低保、特困審核確認權限,簡化優化了辦理流程、壓縮了辦理時間。二是從今年7月1日起,對具有我市戶籍的困難群眾,在市內非戶籍所在地長期居住的可以向實際居住地提出申請辦理低保和特困待遇。有自有房屋的,需提交房產證明;租賃房屋的,需提交房屋租賃合同;無房屋租賃合同的,需提交不少于連續6個月的房屋租賃費用支付證明。按居住地辦理在全省是率先推行,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也最大程度地方便了群眾。

        市場星報記者:

        特困供養人員是個特殊群體,請問除了為他們發放基本生活費以外,還為他們提供哪些基本保障?

        夏明媚:

        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包括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淮南市民政部門除了每月及時足額為特困供養人員發放基本生活費以外,為了切實解決特困供養人員住院護理難這個問題,從2017年開始,根據特困供養人員失能半失能程度,按照每人每月80元至200元的標準發放護理補貼,今年,大幅提高了集中供養特困人員護理補貼,部分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供養人員護理補貼由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完全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特困供養人員護理補貼由每人每月200元提高到400元,增幅100%。同時,去年開展為市轄區特困供養人員購買住院護理保險試點工作,對因疾病或意外傷害住院的特困供養人員理賠住院護理費和意外身故保險。理賠標準和賠付天數根據所住醫院的等級來確定,理賠標準為每人每天60元至150元,最多賠付天數為120天。意外身故保險標準為1000元。

        主持人:

        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媒體集中版面和欄目做好我市社會救助工作宣傳,展示我市在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方面取得的成績,為實現社會救助高質量發展,守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線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淮南新聞網 編輯:宋歌
      0554news 淮南新聞網
      微信公眾號:hn0554news
      隨時隨地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哦!
      0554news 淮南新聞網
      微博公眾號:淮南新聞網
      隨時隨地關注
      更多精彩內容在等你哦!
      24小時新聞推薦
      淮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舜耕山風景區植物保...
      一花獨放不是春 萬紫千紅春滿園
      淮南東華集團獲全國“2015年度優秀會員單位...
      電子商務大講堂開講
      田家庵區聚焦問題導向打造“陽光信訪”
      確保壽縣城鎮醫保 參保人員平穩過渡
      謝家集警方:視頻巡查破獲系列扒竊案
      壽縣隱賢鎮:暢通農村道路 為民生添動力
      老人險陷中獎騙局 巡邏民警苦心勸回
      直播·點播
      淮南新聞聯播 今晚800 天天幫忙
      法約淮南 絕對出擊 田野四季風
      淮南房產報道 消費新主張 購食尚
      健康我家人 熱線追蹤 快樂童萌匯
       
      主辦:淮南市廣播電視臺 版權所有:淮南新聞網 歡迎各大媒體轉載 轉載請注明 ( 來源淮南新聞網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1205137 淮南新聞網登記備案號 06011號 皖ICP備06000649號 淮南廣電網 皖ICP備07502646號
      法律顧問 李靖
      91尤物无码国产福利在线看,美女被爆 羞羞网站视频免费,丰满秘书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在,人妻九色蝌蚪PORNY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