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防震減災工作是公共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地震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韓杰介紹我市防震減災工作。本場發布會不設記者提問環節。
下面請韓局長作主題發布。
韓杰: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近年來,淮南市地震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堅持國家總體安全觀,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相結合,常態減災和非常態救災相統一,以夯實地震監測、增強預報預警能力為基礎,以摸清風險底數、加強抗震設防為關鍵,以保障應急響應、強化公共服務為導向,以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地震科技為動力,提高“防大震、救大災”能力,努力把地震災害風險和損失降至最低,全面推進新時代淮南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為保障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近年來工作開展情況及成效。
近年來,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嚴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震減災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提升全社會抵御地震災害的防范能力。
一是抓創建構體系。截止2020年底,全市共建成14個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示范點;2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基地;7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29個市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全市現有地震宏觀觀測網點35個,防震減災助理員94人,實現了市、縣區有防震減災機構、鄉鎮有助理員的三級防震減災體系。
二是抓地震監測預報質量。新增了地震監測系統、地震速報系統、前兆宏觀異常核實儀器等軟硬件設備,升級了氣象三要素觀測設備,豎直鉆孔傾斜儀鉆井項目建設正在推進。對市地震監測中心進行了升級改造。完成了八公山地震臺站標準化改造工作。實現了“一市一網,一縣一臺”的監測布局,區域臺網覆蓋率達100%,全市地震震情研判水平得到提高。
三是大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六進”,每年開展防震減災宣傳100余場次,發放宣傳材料數萬份,增強民眾防震減災知識。按照“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為目標,通過組織中小學生參加防震減災科普大賽、動漫大賽、書畫比賽、地震應急演練等形式,將防震減災知識送給每一個學生。
四是大力提升震害防御能力。按照“地下搞清楚,地面搞結實”的目標,全力推進淮南市活斷層探測項目,2020年完成項目招標工作,項目工作方案正在送中國地震局審核,項目將在全市主要城市規劃區786平方公里內開展活動斷層調查與勘探,搞清主城區地下斷層情況;會同市抗震辦、市建設局等對全市新建的學校、醫院等重大工程進行執法檢查,確保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建設。
五是大力加大防震減災科研工作!翱萍际堑谝簧a力!笔械卣鹋_是全市防震減災科研攻堅力量,現有8人,其中中級以上職稱6人。近年來,市地震臺在省地震局的業務指導下,完成了《淮南市地震構造圖》研發工作,開發了“淮南市地震應急指揮技術系統軟件”。完成了《淮南市地震宏觀異常核實及群測群防管理系統》《安徽省宏觀網點現狀調查與思考》等產品作品研發,近年來共完成防震減災專題論文34篇,省地震局課題5個,市科技局項目2個。進一步豐富了防震減災產品,提升了全市防震減災能力。
經過全市地震系統干部職工共同努力,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2020年,全省地震系統綜合考核淮南市地震局從2019年11名上升至第5名;全省防震減災目標考核淮南市從2019年的第9名上升至第8名。全市防震減災工作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二、2021年防震減災重點工作進展情況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也是全市地震系統立足新階段、謀劃新發展的關鍵之年,全面推動我市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制度引領,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淮南市“十四五”防震減災規劃(評審稿)》經過征求全市地震局系統、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各縣區意見后,召開省市專家評審會,正在按照專家意見進行最后的修改!痘茨鲜小笆奈濉狈勒饻p災規劃》將指引未來五年淮南市防震減災各項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進一步提升淮南市防震減災綜合實力。
二是加強監測預報能力建設。完成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安徽子項目在我市的建設任務,根據省局安排做好試運行和驗收工作,盡早發揮效益。做好臺網臺站運維保障,完成地震前兆觀測井建設任務。強化非天然地震事件監測,2020年下半年以來,淮南潘集區附近(東經116.72,北緯32.90)連續多次發生震情事件,市地震局先后多次派出現場調查隊前往事發地進行現場調查,經與安徽省地震局、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專家溝通,基本確認該系列事件為非天然地震事件,持續開展非天然地震監測。嚴格落實非天然地震處置要求,認真填寫核實報告,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及時答疑辟謠,消除群眾恐慌,實現“從注重災后救援向注重災前預防轉變”。
三是狠抓項目建設,提高震害防御工作水平。穩步實施我市地震活動斷層探測工作。按照時序進度推進活斷層探測項目,開展實施方案評審、項目監理預采購、資金申報、項目開工等工作。全面鋪開地震區域安評工作。全市六個省級以上開發區要全部完成區域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四是做好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按照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要求,做好全市六區兩縣的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工作。目前六區兩縣已委托市地震局統一開展全市地震風險普查工作,市局將按照程序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全市地震風險普查工作。結合全市活斷層探測工作的開展,將進一步探明全市地震風險區,為城市發展提供安全保障,從而實現“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以上是我局今年以來開展的相關工作,今后市地震局將認真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地震局的部署和要求,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大力推進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建設,扎實做好監測預報、震害防御、地震應急處置、防震減災科普教育等相關工作,進一步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我市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淮南提供更加堅實的地震安全保障。
主持人:
感謝韓局長的發布,通過韓局長的發布,我們可以切身感受到淮南市地震部門在全面推動我市防震減災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希望各媒體通過多種宣傳形式,開展好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不斷提升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防震減災工作營造積極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