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本場發布會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市創城指揮部市容環境工作組專場發布會,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市創城指揮部市容環境工作組常務副組長、淮南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宮傳敏介紹我市市容環境工作組工作開展情況。本場發布會不設記者提問環節。
下面請宮局長作主題發布。
宮傳敏:
各位媒體朋友:
大家好!爭創全國文明城市,是市委、市政府著眼建設新階段現代化美好淮南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市“十四五”時期的一項重要工作目標。自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啟動以來,市容環境工作組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和市創城指揮部決策部署,理順體制,創新機制,壓實責任,強化統籌,協同作戰,深入開展市容環境整治和提升行動,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F將市容環境工作組工作開展情況通報如下。
一、堅持機制保障,推進形成創城工作合力
市容環境工作組緊扣創城中心任務,堅持從機制保障入手,樹立“一盤棋”思想,凝聚創城工作合力,堅決服從服務創城大局。
一是建立高位協調調度機制。針對占道經營、出店經營等市容環境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市委副書記汪謙慎,市容環境工作組組長、市政府副市長張勁松召開占道出店經營專項整治工作專題推進會,研究制定《淮南市城區出店經營、占道經營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常態化聽取情況匯報,研究重點事項,推進工作進展;市容環境工作組組長、市政府副市長張勁松召開市容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推進會,研究制定《淮南市2021年文明城市創建市容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實施方案》,多次深入各區實地調研市容環境整治情況,指導工作、解決問題、鼓舞干勁。
二是健全市區協同配合機制。市城管局切實發揮市容環境工作組辦公室的統籌作用,強化“兜底意識”,延伸工作職責,加強統籌協調,確保責任全覆蓋、管理無盲區。市直相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強化行業指導,建立問題協商、聯勤聯動機制,在齊抓共管中形成工作合力。各區嚴格履行主體責任,認真落實屬地管理職責,結合實際抓好市容環境集中整治工作的規劃、部署和具體實施。針對當前城管隊伍人員不足、人少事多的問題,各區積極學習借鑒外地市容管理市場化運作經驗,通過招投標的方式,引入高標準的市容管理市場化服務。目前,高新區、謝家集區、田家庵區已啟動了招聘市場化公司或協勤人員工作。
三是完善強力督察督辦機制。以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為標準,以“數字城管”系統為抓手,創新督察督辦方式,在“點”和“面”上雙向發力、延伸監管,強力抓統籌、抓指導、抓協調、抓督察、抓推進,實行每日一督查、每周一排名、每月一通報。對出店占道經營、交通秩序等亂象,實行專項督辦,強力推進問題、頑癥有效解決,促進市容環境集中整治工作規范化、常態化開展。目前,我市“數字城管”系統每月采集、督辦各類市容環境問題超過1萬件,平均整改率達98%以上。
二、堅持標本兼治,迅速掀起創城工作熱潮
結合創城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整治出店占道經營、靜態交通秩序為突破口,市區協同、部門聯動,重點突破、壓茬推進,既著力治標、又注重治本,迅速掀起市容環境集中整治熱潮。
一是強力整治環境衛生秩序。進一步加大機械化清掃和高壓沖洗作業頻率,著力延伸保潔作業范圍,深度保潔道路13517條次、公廁2055座(次),清理衛生死角1301處,規范設置垃圾桶7642個,進一步提高主次干道環衛管理精細化水平。加大餐廚垃圾定點收集源頭監管力度,依法查處違規收運、處置餐廚垃圾行為多起,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大力整治出店占道經營。按照“主次干道嚴禁、街巷小區規范”的工作思路,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堅決取締城區各類出店經營、占道經營行為,全面整治重點區域亂擺攤點,規范管理臨時便民攤點群,嚴格管控街巷流動商販,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今年以來,累計取締占道經營、出店經營5.4萬余處(次)。突出抓好菜市場周邊市容環境治理,通過“數字城管”系統,對淮河以南六區沿路45個菜市場周邊的137處市容環境問題進行專項督辦,極大改善了菜市場周邊環境秩序。謝家集區對閑置項目熙城熙園菜市場實施改造,將市場外百余處占道攤點全部取締并引入市場內經營;大通區對南城菜市場開展專項整治,取締出店經營198處,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述區域占道經營、出店經營問題,有效提升了市容市貌。
三是依法整治違法建設和亂搭亂建。針對違法建設和亂搭亂建影響市容、破壞環境問題,按照“新增為零,存量遞減”的工作思路,部署開展專項整治。今年以來共計拆除違法建設和私搭亂建218處,面積1.4萬余平方米,取得了拆除一個、震懾一片、弘揚正氣的良好效果。
四是規范整治戶外廣告和店招店牌。印發《淮南市城區戶外廣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按照“減量、規范、安全、美觀”的要求,整改、拆除各類違規、破損廣告招牌,迅速掀起戶外廣告整治熱潮。截至目前,已拆除違規、破損廣告招牌1500余處。近期,田家庵區拆除了龍湖路四海集團樓體年久失修的大型立面廣告,面積達300平方米,消除了安全隱患。
五是清理整治城市“牛皮癬”。加大“亂張貼、亂涂寫、亂刻畫”小廣告查處力度,推廣使用非法廣告語音警示系統、取證查處管理系統,警示、曝光、嚴厲打擊“制癬人”。目前,共處罰亂張貼行為451余起,對小廣告通訊號碼停機256個,清理“牛皮癬”小廣告2.86萬余處。目前,我市城區主次干道“三亂”小廣告已經實現及時發現、即時清除。
六是全面整治人行道車輛亂停放。通過合理設置停車泊位與實施嚴管重罰相結合方式,全面開展專項整治,取締占道維修、清洗機動車行為2060余次,清理人行道障礙物4080個,現場勸離違停機動車20788輛,拖離機動車85輛、非機動車556輛,拍照處罰機動車7456輛,移送交警部門2063輛,施劃機動車泊位539個,非機動車停車線23150米。在非機動車亂停放治理中試點推行“鎖車”模式,指導各區城管部門購置U形鎖、制作告知牌及聯系卡,對無序停放的非機動車進行“鎖車”,督促車主改正違法行為,依法規范停放非機動車。截至目前,已“鎖車”處罰非機動車607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三、堅持創城為民,極力促進創城工作常態長效
市容環境工作組始終堅持創城為民、創城惠民、創城靠民,常態長效推進創城工作,著力解決群眾所需所急所盼,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強化創城宣傳動員。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社區宣傳欄、新聞媒體、報刊、網絡等載體,廣泛深入宣傳文明創建工作;通過街頭發放一封信、網絡傳播短視頻、登門入戶宣傳等方式,讓宣傳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發揮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作用,引導各類商販、經營業主自覺守法依規經營,動員廣大市民群眾廣泛參與市容環境整治和維護工作,努力營造良好創城氛圍。
二是創新執法方式方法。全面推行非接觸式執法,有效化解矛盾、減少執法沖突,推動解決了一大批多發、疑難案件,提升了城管隊伍形象和執法公信力。全面推行“四先四有”文明執法、全程掛牌亮證陽光執法,讓執法過程既有力度,更有溫度,形成化解管理矛盾焦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執法“新常態”“新樣板”。
三是精準服務保障民生。深入實施“小廣告”安家工程,全市設置200余處便民信息欄,方便和規范市民發布信息。擴大實施攤販“安家”工程,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克服攤群點選址難、建設難、搬遷難等困境,建設、提升39處規范化攤群疏導點,提供2100余個攤位、6000余個就業崗位,有效消除城市“堵點”問題,維護了市容、促進了就業、保障了民生。
四是“門前三包”落實責任。強化市容環境衛生責任制落實,推動臨街門店重新簽訂《門前“三包”責任書》,盡快實現“應簽盡簽”;加強宣傳教育、監督檢查,促進廣大經營戶等責任人簽約、知約、履約。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離標準和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希望廣大經營戶提升文明創建意識,自覺履行“門前三包”責任,主動管好門前“責任田”。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永遠在路上,必須久久為功、常抓不懈。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確定的目標任務,指導、協調、督促各區及相關部門進一步對標對表、銷項管理,推動問題一個一個解決,難點一個一個突破,遺留事項一個一個消化,確保市容環境整治和提升行動的各項目標任務高效完成。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人民。在此,我們也呼吁廣大市民樹立主人翁意識,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積極加入到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活動中來,共建文明城市,爭做文明市民,共享創建成果。同時,我們也歡迎各界人士和新聞媒體對我們的工作進行監督,提出寶貴意見!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宮局長的發布。希望各媒體關注我市市容環境整治和提升行動,為提升城市環境品質,營造干凈整潔的人居環境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