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本場發布會是“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系列新聞發布會高新區專場發布會,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徐權介紹高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開展情況。本場發布會不設記者提問環節。
下面請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徐權作主題發布。
徐權:
各位領導,媒體界的朋友們,上午好!
首先衷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高新區的關心和支持,淮南高新因您而精彩!真誠期盼各位新老朋友一如既往關心關注支持高新區,積極為高新區建設發展出謀劃策。
新一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后,高新區第一時間傳達、第一時間部署、第一時間啟動、第一時間落實,迅速成立組織機構、制定工作方案,以創則必成的態勢吹響集結號、拉開大帷幕。
一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優化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高新區已建成道路總長度190公里、排水管網370公里,主干道裝燈率100%、亮燈率99%,市政設施基本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為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我們常態化開展市政設施排查,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針對新區排水不暢問題,新建道路排水管網同步施工、同步投用。實施道路交口改造工程,已對11個交通擁堵道口進行提升改造,實現行人、非機動車、機動車分道分流,該做法獲安徽日報專題報道。開展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整治,重點解決學校外圍市政設施配套不合理、綠化管護不到位等問題,在高新區十三小、十四小、十六小、實驗中學、南山院幼兒園等校園周邊,增設學生及家長等候區、非機動車停區等,受到學校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二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提升市容環境。忠實履行創建為民宗旨,抓好群眾身邊問題難題破解,對日常巡查中發現的中央美域商鋪非機動車停車難、紅星美凱龍周邊車輛管理混亂等問題,召集規劃、建設、城管、交警、消防等部門現場現場調度、現場解決。開展“三清行動”,排查物業小區、建筑工地和企事業單位110家,清理不達標運輸車輛8輛,清運積存垃圾87車,嚴厲查處偷倒垃圾行為。開展各類集中整治行動140余次,取締出店經營、占道經營、亂堆亂放1810處,拆除破舊廣告、三亂廣告1720處,整治沿街外立面680處。推進公共場所戒煙行動,轄區公共場所室內全面禁煙。規范養犬行為,捕獲流浪犬11只,對60余名遛狗不牽繩、大型犬出門不戴嘴套的犬個人予以行政處罰。
三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改善交通秩序。完善交通基礎設施,有序推進高鐵南站綜合客運樞紐建設,主要政務中心和居民集聚區實現公交線路全覆蓋。規范道路交通秩序,轄區內交警、城管部門密切配合,查處車輛違停3萬多起,拖移違停車輛3200多臺。新增機動車臨停泊位140個,施劃非機動車停車標線18000米,投放停車提醒牌700處,發放溫馨提示卡5000張,更換、修復硬質隔離U型欄51個,拆除隔離柱443處,對56處隔離柱進行維修。強化警示教育,開展“交通安全主題宣傳教育100余次,發放交通安全宣傳材料3000余份,擺放交通安全宣傳展板20塊,受教育人數達5000余人次。
四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培育文明風尚。深化思想道德建設,縱深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組織開展集中學習125場,專題黨課17次,重溫入黨誓詞活動22次,參觀黨史、紅色教育基地22次、觀看專題學習片24場等活動,讓黨支部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主陣地。培育志愿文明新風,精準對接群眾需求,打造生態環境保護、敬老助殘扶弱、交通文明勸導等六大類志愿服務項目。今年以來787名志愿者、72個志愿服務隊伍共開展志愿服務398場次,參與高峰期文明勸導2948次,服務群眾81620人次,為群眾辦實事425件,以實實在在的活動強信心、聚民心、暖入心、筑同心。
五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規范市場環境。加快農貿市場建設,高標準建成鄰里中心、御香山兩個菜市場并全部投用,積極籌建農貿市場農產品快速檢測中心。加強市場監管,按疫情防控要求對轄區內4家銷售冷鏈食品的冷庫實施全方位管控。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105批次,食品檢測155批次,完成抽檢計劃100%,合格率達到95%。對轄區內4家網吧所有電腦全部接入公安監控網絡,全時段啟動后臺防火墻,堅決杜絕接納未成年人現象。
六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提升公共服務。高標準建設高新區辦事服務大廳,提升窗口行業服務水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務,17個行政村和7個社區均建有社區(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學黨史,讀好書”世界讀書日活動、我們的節日·端午包粽子比賽、“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送學上門等一系列活動。完善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圍繞15個重點領域,開展執法檢查81次,查處問題隱患300余項,下達執法文書98份,有效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發生。
七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打造和諧社區。完善社區服務功能,各社區均實現“15分鐘生活圈”全覆蓋,配備完善的便民市場、運動場地、文化活動中心、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服務機構。營造社區文明氛圍,社區小區通過宣傳欄、LED屏以及小喇叭等方式不間斷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市民文明公約、《淮南文明18條》,開展未成年人文體活動76場。整治小區環境,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662處、車輛亂停1342輛、飼養家禽11家、毀綠種菜4家。推進小區停車位施劃,增設非機動車停放點365余個,新增集中充電棚21個,整治飛線充電、樓道停放300輛。開展“消防安全示范社區”創建,切實保障廣大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八是以創則必實的要求,改善農村環境。大力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建立農戶無害化廁所185座,三和鎮以及各村均建有對外免費開放帶有無障礙設施公廁。建立城鄉環衛一體化考核體系,處理農村生活垃圾1萬余噸,農村垃圾處理率超過90%。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開展“五清一改”整治行動,有效解決解決農村污水亂排放問題。推進“四好農村道路建設”,修建大郢村、橫塘村、徐洼村鄉村道路近1萬米路段,對徐馬和西瓦兩村已修路段實施村莊亮化,極大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下一步,我們將以更高的站位、更實的舉措、更嚴的要求,堅決扛起新區的責任擔當,進一步細化城市管理、完善城市功能,真正實現創城為民、創城便民、創城惠民。
一是硬件設施再完善,提升城市“顏值”。
繼續對主干道沿線道路交口進行改造,對道路破損、緣石緩坡、路燈、綠化帶、行道樹損壞部分及時修復,確;A設施功能完善、運轉正常、使用安全。對馬路市場、占道經營、店外經營等開展“地毯式治理”、“全天候監管”,以高壓管控態勢,讓街路店外經營全部退路進場、退路進店。繼續加大集貿市場建設投入,以鄰里中心和御香山菜市場為先導,全域推進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管理規范、便民利民的新型智慧化農貿市場建設。
二是文明素質要再提升,涵養城市“氣質”。繼續深入開展志愿服務、文明高新、書香高新等活動,提升文明指數。狠抓文明行業提質提效,深入推進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社區、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工作,讓市民文明與城市文明相得益彰。同時,深入開展誠信企業、誠信市場等系列評選,讓誠信成為一種制度、一種習慣。
三是公共秩序要再規范,惠及更多群眾。持續推進交通秩序整治行動,加強重點區域整治,重點整治亂停亂放等交通違法行為。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和警示曝光,通過教育,糾正市民不遵守交通法律、法規的陋習。進一步增加“臨對停車位”、智慧泊車等各類資源。指導制定住宅小區停車管理規則,妥善解決小區車位少、車輛多以及新建小區地下車位使用不充分造成地面停車混亂問題,提升市民出行舒適度、通暢度。
各位同仁,各位媒體朋友,“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來干。我們將努力謀實事、出實招、求實效,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扎實做好各項工作,為淮南的創城大業貢獻高新區力量。
謝謝大家。
主持人:
感謝徐書記的發布。希望各媒體集中版面和欄目做好高新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宣傳,使“創城”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