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次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今年以來,我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為主題,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廖繼光介紹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情況。本場發布會不設提問環節。
下面請市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廖繼光作主題發布。
廖繼光:
今年以來,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解放思想,攻堅克難,有效應對復雜嚴峻的經濟運行環境變化,科學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產需求持續恢復,新興動能增勢良好,民生保障有序有力,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全市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生產總值1068.1億元,同比增長6.0%,兩年平均增長4.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2.5億元,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44.8億元,同比增長4.6%,兩年平均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540.8億元,同比增長6.6%,兩年平均增長4.1%。
1.農業生產持續向好,畜牧業增長較快。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5.25億元,同比增長10.1%,兩年平均增長5.2%,分別比上半年加快0.6、0.35個百分點。夏糧產量119.25萬噸,增長0.56%,秋糧預計增產,全年糧食生產有望再獲豐收。蔬菜播種面積、產量分別增長6.5%和6.8%。前三季度,肉類產量12.5萬噸,增長22.7%,其中,豬、牛、羊、禽肉產量分別增長41.4%、17.5%、0.5%和4.7%。水產品產量增長2.3%。
2.工業生產穩定增長,企業效益逐漸改善。前三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0%,兩年平均增長4.0%。分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股份合作企業增長55.3%,股份制企業同比增長4.6%,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同比增長9.0%。分三大門類看,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9%,兩年平均增長5.4%;制造業同比增長8.5%,兩年平均增長4.7%;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7.5%,兩年平均下降1.1%。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9%、17.6%,兩年平均分別增長8.1%、16.4%。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4.2%,戰略性集聚發展基地產值同比增長41.6%,增速在全省27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中居第7位。從主要產品產量看,原煤增長1.0%,洗煤增長11.0%,發電量增長9.0%,合成氨增長3.1%,聚乙烯樹脂增長0.5%,聚丙烯樹脂增長4.0%,電力電纜增長71.8%,水泥增長8.8%,汽車下降8.5%。
1-8月份,全市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實現1005.9億元,同比增長25.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45.9億元,同比下降12.6%,其中采礦業利潤(20.1億元)下降4.2%,制造業利潤(15.4億元)增長47%,電力行業利潤(10.4億元)下降50.6%。營業成本較上半年下降4.4個百分點;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48元;虧損企業較上半年減少6戶。
3.服務業穩步恢復,市場預期繼續向好。前三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6%,服務業七大行業中有四個行業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其中,批發零售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住宿餐飲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4%,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7%,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7%。
1-8月份,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兩年平均增長4.8%。全市郵政業務總量、電信業務總量分別增長33.0%、22.1%。1-9月份公路客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12.9%。9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貸款余額同比增長8.6%、13.0%,均居全省第9位。
4.市場銷售逐步改善,重點類商品快速增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30.9億元,同比增長15.0%,兩年平均增長6.6%。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60.7億元,同比增長22.6%,兩年平均增長13.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0.2億元,同比下降1.6%,兩年平均下降6.3%。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540.8億元,同比增長11.9%;餐飲收入90.1億元,同比增長37.9%。按商品類別分,限額以上單位8個商品類別同比增速均超過10%,其中4個商品類別同比增速超過20%。從兩年平均增速看,有10個商品類別商品零售額實現正增長,其中通訊器材類、煤炭及制品類等2類商品零售額兩年平均增速超過20%。前三季度,全市網上零售額4.4億元,同比增長11.7%,兩年平均增長5.5%,占限上零售總額的比重為4.0%,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
5.固定資產投資穩步恢復,社會領域投資繼續加強。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兩年平均增長4.9%,比上半年加快1.4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同比下降12.7%,兩年平均下降8.7%;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增長4.2%,兩年平均下降2.4%;第三產業投資同比增長8.4%,兩年平均增長8.7%。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9.1%;工業投資同比增長5.1%;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7.9%;民間投資同比下降2.2%;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3.8%。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1%。社會領域投資同比增長6.4%,其中衛生投資增長24.8%,教育投資增長9.1%。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223.4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2%,兩年平均增長2.3%;商品房銷售額141.6億元,同比增長5.2%,兩年平均增長2.7%。
6.進出口較快增長,利用外資同比增加。前三季度,全市貨物進出口總額8.79億美元,同比增長46.5%,超全省平均水平10.2個百分點。其中,出口8.23億美元,增長43.5%;進口0.56億美元,增長112.0%。全市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29303萬美元,增長2.7%。
7.財政收支平穩增長,存貸款余額穩定增加。前三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8.0億元,同比增長2.2%;財政支出完成209.3億元,同比增長1.8%。其中,教育、住房保障等民生相關支出分別增長15.7%和29.2%。9月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2589.4億元,同比增長8.6%,余額比上月減少23.3億元,比年初增加227.1億元。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948.8億元,同比增長13.0%,余額比上月增加59.2億元,比年初增加234.0億元。其中,制造業、建筑業、租賃商務和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貸款分別增長3.7%、34.5%、46.2%和35.6%。
8.居民消費價格平穩,收入穩定增加。前三季度,全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0.5%,較上半年提升0.1個百分點,漲幅低于全省0.1個百分點。其中,9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0.8%,分類別看,八大類商品和服務價格呈現“六升二降”態勢,其中居住、醫療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務、衣著、教育文化和娛樂、交通和通信類分別上漲0.1%、0.1%、1.2%、1.4%、3.4%、8.1%;食品煙酒、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分別下降2.4%、4.1%。前三季度,全市城鎮新增就業3.4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6.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5元,同比增長11.9%,居全省第6位。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14元,增長11.6%,增速居全省第4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0元,增長11.1%,增速居全省第14位。
總的來看,前三季度我市經濟穩中加固、穩中提質。但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經濟恢復不均衡、結構性矛盾等問題依然突出,穩增長壓力依然較大。下一步,要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松,進一步鞏固經濟基本盤,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主持人:
感謝廖局長的發布,希望各媒體記者圍繞今年前三季度全市經濟運行中的亮點、特點,做好相關經濟數據解讀,為淮南轉型提速高質量發展營造積極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