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各位新聞界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出席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參加今天新聞發布會的媒體有安徽日報、安徽廣播電視臺、安徽經濟報、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工商導報、安徽法制報,人民數字安徽、中安在線等省級駐淮媒體,市內媒體有淮南日報、淮河早報、淮南電視臺新聞中心、今晚800,本場發布會由市新媒體中心進行網絡直播。
以社會團體、基金會和社會服務機構為主體組成的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在促進經濟發展、繁榮社會事業、創新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市社會組織工作開展情況如何?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淮南市民政局三級調研員黃元勝,淮南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趙璧介紹我市社會組織工作開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市民政局三級調研員黃元勝作主題發布。
黃元勝: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天的發布會!很高興和大家見面并交流,也感謝你們長期以來對社會組織工作的關注、支持和報道。首先,我就近年來我市社會組織工作開展情況作一簡單介紹。
一、近年來我市社會組織工作開展情況
(一)積極培育扶持,社會組織發展步伐明顯加快。
認真落實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組織建設與管理的意見》(皖辦發[2013]9號)文件;2017年9月,出臺了《中共淮南市委辦公室淮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關于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促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淮辦發[2017]60號)文件,切實做好社會組織直接登記以及非公募基金會登記工作,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的發展。2012年,我們就已經開展了社會組織直接登記工作,目前,市民政局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130家,其中社團97家,民辦非企業單位33家。進一步加強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優化服務流程,將60個工作日壓縮至1個工作日,為社會組織的成立、變更、注銷做好服務,并為辦事群眾提供咨詢服務,市級社會組織共513家,其中社團302家,民辦非企業單位209家,基金會2家。
(二)加強社會組織改革創新,完善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政策,提高社區樞紐型社會組織覆蓋面。
一是認真落實市政府辦公室《關于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市民政、財政局聯合出臺了《淮南市財政局淮南市民政局關于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社會組織培育發展的實施意見》(淮財綜[2017]918號)文件,完善購買服務機制,規范購買服務流程,近年來,先后投入70多萬元向10余家社會組織購買服務。
二是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淮南市民政局2012年出臺的《淮南市社會福利類、公益慈善類和社會服務關社會組織直接登記暫行辦法》,取消了社區社會組織登記前置審批(取消了業務主管單位),也為縣區民政部門直接登記社區社會組織提供了政策依據。各縣區民政局積極指導社區社會組織進行登記,從驗資、準備材料、辦理社團登記、機構代碼登記到開立銀行基本戶等各個環節都予以詳細指導。為社區社會組織履行職能提供項目策劃、能力培養等優質服務,促進社區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九年來,市局共投入266萬元,資助成立了124個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
三是結合省、市“三社聯動”試點工作,在全市10個縣區,每個縣區一個鄉鎮、街道的一個社區開展社區社會組織培育探索,要求每個社區至少成立10家社區社會組織,該工作推進有序,效果良好。
(三)認真開展社會組織評估工作。
民政部門為依法實施社會組織監督管理職責,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依照規范的方法和程序,由評估機構根據評估標準,對社會組織進行客觀、全面的評估,并作出評估等級結論。2012年8月,出臺了《淮南市社會組織評估管理辦法》(淮民[2012]122號)文件。從2012年開始,我市分類制定評估指標,組織第三方評估專家組對社會組織開展評估工作,對獲得評估等級的社會組織頒發榮譽證書,并對3A級以上的社會組織給予一次性的獎勵經費。截止目前,全市獲得等級的社會組織共44家,其中:5A級社會組織9家,4A級社會組織9家,3A級社會組織21家,2A級社會組織3家,1A級社會組織2家,共給予一次性的獎勵經費共52.5萬元。
(四)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基本情況。
隨著直接登記的社會組織數量的增加,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引領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顯得更為迫切,為此,2014年在市委組織部的重視和指導下,經市民政局黨委批準,在全省率先建立淮南市社會組織黨委。我們制定了《淮南市社會組織黨委2021年工作要點》,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將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與機關黨建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實。堅持標準,分類管理,努力提升黨組織的單獨組建率和黨建指導工作。我們直接登記和脫鉤的社會組織103個,已單獨建立黨組織30個(其中包括8個功能型黨支部),聯合組建黨組織6個(覆蓋社會組織17家),共涵蓋社會組織47個,組建率達45.6%。積極協調市委非公工委派駐黨建指導員5人,聯系社會組織27家,實現了市民政局直管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全覆蓋。今年3月,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大會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推進會,要求各黨支部通過學習教育,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進一步感悟思想偉力、進一步牢記初心使命、進一步把握大勢大局、進一步提振精神狀態、進一步推動改革發展,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標志著我市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五)規范社會組織行為。
加強對社會組織的日常監管工作,今年5月,開展了全市打擊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市政府成立了“全市進一步打擊和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各縣區成立了相應的組織機構,成效顯著,有效壓縮非法社會組織生存空間,做到露頭就打,穩、準、狠。保護合法社會組織利益,絕不能受到非法社會組織的侵害,打非工作形成常態。
7月,我局召開行業協會商會亂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部署會。印發《關于開展2021年度市級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專項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緊盯強制收費、重復收費、違規收費、不規范收費等四類15項突出問題,根據違規具體情形確定相應的處理舉措。建立工作臺賬,結合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經營服務性收費“回頭看”工作和“治理涉企收費減輕企業負擔”專項行動工作等,確保亂收費清理整治工作高質量開展。
8月,市民政局召開全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會議,全面總結社會組織上半年工作,明確下半年工作任務和要求。印發《關于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結合年檢工作,重點整治不年檢、不活動、失聯的社會組織,激發全市社會組織活力。
(六)動員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
2020年,在制定的社會組織管理局年度工作要點中,重點提出引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脫貧攻堅,堅決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動員引導各級各類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專長,通過示范引領,推動全市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規范化、常態化。
一是2020年3月,召開了市級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推進會,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以上單位和18家社會組織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同時我們邀請了市委組織部和市扶貧辦的領導到場,為大家進行政策解讀和動員講話。會后,我們積極和市電子商務協會進行了對接,依托社會組織優勢,積極探索開通網上“扶貧商城”進行消費扶貧工作。
二是4月份,按照省社會組織管理局要求,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百社進百村”活動,我市積極申報了兩家社會組織參與該活動,4月28日,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帶領市保險行業協會和市養老行業協會,分別到壽縣的大順鎮新集村和張李鄉孫廟村進行了對接和幫扶。
三是在去年開展的社會組織就業扶貧積累的工作經驗基礎上,我們繼續利用社會組織的優勢,安排我市潘集區大莊村3戶困難戶到醫療機構、家電維修等單位工作;市國立掌部醫學研究所成功幫助扶貧對象脫貧,并鼓勵扶貧對象自主創業。我局組織召開了“社會組織公益創新暨脫貧攻堅智庫座談會”,邀請騰訊公益旗下的“祥云慈善基金會”參與并捐贈暖心包402個,價值64000元;同時,還組織部分社會組織參與由抖音淮南區主辦的“短視頻直播開拓市場研討交流會”,為社會組織更好的參與脫貧攻堅開拓了思路、提供了平臺。
(七)發揮部門優勢,推動各有關社會組織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中發揮積極作用。
在去年開展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工作經驗基礎上,我們繼續利用社會組織的優勢,發揮社會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中的獨特優勢。市美發美容協會于今年6月份,在端午節來臨之際,前往潘集蘆集敬老院,為老人義務理發、修指甲以及力所能及的事;今年高考之際,市義工聯合會,組織近20輛高考愛心車從淮南的不同地方發車,身穿義工聯合會的志愿者馬甲,為淮南市各高考考點的參考學生無償提供助考服務;今年5月,為進一步加強學生自覺抵制校園暴力的法律意識,預防校園暴力、欺凌事件的發生,淮南市新時代公益服務志愿者聯合會聯合淮南市第十五中學在學校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預防校園暴力,共建和諧校園的法治講座;在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淮南市家庭教育學會”聯合“淮南市健康管理協會”,組織部分孤困兒童前往田區機械公民樂高機器人活動中心參觀體驗,為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建立自信,開闊視野,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兒童節;今年4月,市溫州商會通過增強商會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建立以商招商,以商引商的招商引資工作平臺,爭取吸引更多的優良資本落戶淮南,充分發揮商會在招商引資中的作用,與淮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一同前往浙江省溫州市,浙江天龍集團實地考察,洽談項目對接事宜。
(八)積極發動全市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
2020年初,疫情突發,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在市民政局黨組統一調度和指導下,高度重視發動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1月22日,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出臺了《淮南市社會組織應對新冠疫情預案》,并于1月25日我市出現第一位患者時啟動預案。市社會組織管理局下發了《給全市社會組織的一封信》并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方案,黨委幾位委員分頭指導,黨委所屬的36個黨支部積極響應。元月31日,我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倡導發起了52家社會組織的《聯合倡議書》。2月15日零時,市民政局聯合淮南市心理咨詢師協會,在全省率先開通了第一家24小時疫情心理咨詢和援助熱線。2月20日,市民政局社會組織管理局向全市社會組織發出了《淮南市社會組織管理局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進一步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作用,有序引導企業復工復產的倡議書》。明確提出了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要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市委、市政府相關要求,積極引導會員企業科學有序復工復產。3月3日發出了《淮南市社會組織“學習雷鋒見行動、抗擊疫情做貢獻”倡議書》,倡議全市各社會組織把黨建工作和疫情防控、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用雷鋒精神抗擊疫情、傳播愛心。疫情防控階段,各社會組織做了大量的工作,確保了我市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的實際效果,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始終把“引導、動員、協調、宣傳”做為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期間組織了多次大型的公益活動。我市社會組織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情況,被國家民政部、省民政廳、市民政局官方網站采用信息三十余條,省民政廳微信公眾號、安徽省電視臺、淮南電視臺、《學習強國》、《今日頭條》、《淮南日報》等諸多主流媒體也進行了宣傳報道。
(九)動員社會組織參與防汛工作。
聞“汛”而來快速響應,2020年7月,淮南市民政局下發了《關于引導動員全市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防汛救災工作的通知》(淮民[2020]86號),要求全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進一步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積極參與防汛救災工作,體現出社會組織的"四個服務"的理念和價值。通知下發以后,全市各社會組織積極響應,積極踴躍地投身于防汛救災。如:市電子商務協會黨支部和市跨界電商公共服務中心黨支部聯合組建救援服務隊,第一時間奔赴此次受災較重的壽縣三覺鎮,協助當地政府轉移和安置災民;市義工聯合會黨支部、壹元愛心協會黨支部,組織志愿者到潘集區平圩鎮,參與筑壩固堤;淮南市藍天救援隊作為救援的力量之一,充分發揮了先鋒模范不怕苦不怕累保家衛國的重要作用,夜以繼日的在一線奮戰,開展各項救援行動;淮南東方醫院集團總經理江永強帶隊慰問,向日夜駐守在河堤的防汛值守人員發放了50箱防暑防蟲藥物,為八公山區山王鎮11個村奮戰在防汛堤壩上的干部群眾送醫送藥;淮南牛肉湯商會自發會員牛肉湯商戶募捐1200盒,價值1.36萬元的淮南牛肉湯,在市民政局帶領下前往淮南市石頭埠村一線抗戰點進行捐贈等。一顆顆心、一份份情,通過我市各社會組織傳遞到一線。
二、社會組織登記管理中的新規定
一是全面落實和完善直接登記和雙重管理相結合的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對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實行直接登記。對直接登記范圍之外的社會組織,由業務主管單位對社會組織名稱、宗旨、業務范圍、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的把關,對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依法成立,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
二是健全信用,提高社會組織誠信自律。將“社會組織自律與誠信建設機制”納入社會組織章程,社會服務機構簽訂信用承諾書,承諾提供給淮南市民政局的所有資料均合法、真實、有效,并對所提供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對失信社會組織通過年度檢查等方式予以處罰,并錄入社會信息公共平臺將信用承諾信息通過各級信用網站向社會公開。
三是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經常持續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總書記關于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系列重要論述,筑牢思想之基,引領思想和行動。第一時間抓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和貫徹,確保思想和行動認識統一跟上步伐。
主持人: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記者提問時,先通報自己所在媒體機構名稱。
工商導報記者:
社會組織的年檢時間和年檢途徑?
趙璧:
社會組織的年檢時間為每年的3月中旬開始至5月底結束。社會組織全部通過“安徽省社會組織信息網”中的“網上辦事大廳”進入淮南市進行年檢。
市場星報記者:
哪些社會組織屬于直接登記?
趙璧:
行業協會商會、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直接向民政部門依法申請登記。對直接登記范圍之外的其他社會組織,繼續實行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雙重負責的管理體制。
市場星報記者:
社會團體登記條件?
趙璧:
1、有50人以上的個人會員或者30個以上的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單位會員混合組成的,會員總數不得少于50個(國家機關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不能作為社會團體單位會員);
2、有規范的名稱和相應的組織機構;
3、有固定的住所;
4、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專職工作人員;
5、有合法的資產和經費來源,有3萬元以上活動資金;
6、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主持人: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記者提問環節到此結束。希望各媒體做好我市社會組織工作宣傳,為推進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散會。
(責編:王倩,初審:田野,終審:張斌)
|